
當前,我國正處于“七下八上”防汛關鍵期。為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水利部門科學防洪、精細調度水工程攔洪削峰錯峰發揮的巨大作用,中國水利報社主動協調并積極協助人民日報組版進行專題報道。今日《人民日報》第10版整版刊發《在防洪度汛中科學調度——水利工程發揮重要作用》。
當前,防汛應急響應已由Ⅱ級調整至Ⅲ級。重點水利工程在防洪度汛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面臨洪澇災害,從三峽水庫積極發揮梯級樞紐防洪效益,到新安江水庫九孔泄洪降低庫區風險,水利工程攔蓄調洪、錯峰排澇,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洪澇造成的損失。
截至7月31日,入汛以來我國七大流域2948座(次)大中型水庫共攔蓄洪水1056億立方米,初步統計減淹城鎮854個(次)、減淹耕地面積2629萬畝、避免人員轉移1765萬人。特別是調度三峽水庫及長江干支流水庫群,有效降低了長江中下游和兩湖地區水位,7月份以來,長江流域水庫群累計攔洪300余億立方米,大大減輕了防洪風險和壓力。
依法科學精細調度防洪工程,提前預泄騰出防洪庫容,水利工程防洪減災效益顯著。
|